總是害怕讓別人不高興,爛好人的性格不能再有了

 迄今為止,青年作家蔣方舟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以前存在的心情。她害怕和人發生衝突、矛盾,在任何關係中都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,在害怕讓別人不高興的同時,她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可,前所未有地放置了受歡迎的需求。蔣方舟的這個共享,成為了話題。那麼,取悅型人格的原因是什麼?該如何克服討好型人格?


希望被集團接受和認可,是人類的社交本能。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說,為了合群,人們可能會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也可能會忍受不公平的對待,這種喜悅行為存在於任何年齡段。就人的天性而言,本能上希望與他人相處融洽,希望自己在群體中受歡迎,但另一方面,如果這種本能發展到極端,就會成為討好型人格,不尊重自己,只取悅他人。


討好型人格的原因多種多樣,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時代因素等都是原因,家庭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。另外,有喜歡型人格的人,缺乏人際關係的實踐和磨練,他們和人交往少,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,不知道別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,所以沒有可供參考的模板,在面對選擇時會困擾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