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我們去百貨商店,或者雙十一大採購,最後發現很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為什麼我們不能控制剁碎?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提出的納什均衡理論,人在選擇時不合理。
電影《美麗的心》中的約翰·納什(照片來源:豆瓣網)
《不合理的選擇》是什麼?
講經典故事。a和b進入民宅被盜,警察隔離了兩人的審判,對於所有的嫌疑犯,警察提出的政策是,如果a和b都抵賴的話,各自的判決是1年(警察因證據不足無法判斷兩人的盜竊罪,但是可以判斷侵入民宅的罪行),如果其中一人坦白,另一人抵賴的話,坦白的無罪釋放(有功,減刑8年),抵賴的人判決是10年(加刑2年),或者兩人坦白(證據確鑿),各判決是8年。
在這個案例中,明顯最好的戰略是雙方都相信,兩人各作出一年的判決。但事實上,最終兩人都選擇坦白,分別被判8年。為什麼最後會形成非常不利的局面?